33岁了,说点什么。
上个月9号过了33岁的生日。转眼就33了,感觉30岁生日时写的那篇博客好像也没过多久。日子真的越过越快,仿佛30岁以后的人生进度条被调到了1.25倍速,甚至是1.5倍速。回头看2021年9月,似乎“新冠疫情”和“30而惑”这些关键词都开始变得模糊,但内心却很清楚,这些经历是真实的,甚至现在打字的当下,也像空气一样填满着我周围的空间。
回顾三十三所感
原来我也会变老
还记得高二的时候,连续三天通宵上网打游戏照样活力满满。现在别说熬夜,晚上9点一过就准时困倦,特别容易累,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不断吸走我的精力。以前喝酒从未失控,现在三年间只是一杯就醉,宿醉的影响甚至持续到第三天。身体的各项指标也在亮红灯,去年体检查出“三高”后,今年我更加注重健身、提高代谢率,控制糖分、酒精和油腻食物的摄入,并增加优质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取。经过一年的调整,终于在体检中看到了一些进展,但仍然不敢掉以轻心,毕竟糖尿病和脂肪肝的阴影仍然在旁边徘徊,随时可能跌落悬崖。
33岁了,身体的反应速度和敏捷度都大不如前。前段时间去长沙旅游时摔了一跤,这个事实让我感受到,身体确实跟不上了。过去这种事不可能发生,而这次摔跤不仅滑稽,还让我清醒地认识到,脑子反应过来了,但身体没跟上。曾经我思考过,人的大脑其实一直在老化,且未使用的模块老化得比活跃模块更快。为了对抗这种老化,无论是33岁之前,还是之后,都需要积极使用那些平时没怎么用到的大脑功能。
不光自己会变老,父母也在变老
我开始意识到父母的衰老,大概是疫情结束后第一次回家时。父亲越来越后退的发际线和眯起来的眼睛,母亲的白发和两人的皱纹,还有购票时赫然显示的“老年人优惠”。他们开始觉得很多曾经轻松的事变得困难,忘记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这些迹象都指向一个残酷的现实——父母真的老了。
这让我不得不面对一个未来的事实:或许再过30年,甚至幸运的话40年,父母也终将离我而去。每每想到这里,情绪就会崩溃。但这也提醒我,必须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每分每秒,不仅关注他们的健康,还要帮助他们与衰老抗争,包括强化他们的认知功能和记忆能力。未雨绸缪,是我现在必须做到的。或许我该尝试离家近一些,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和耐心,尽管我无法确定自己能否做到,但这是我设定的方向。
要更重视人际关系的维护
不得不承认,我小时候是个混蛋。曾经对发小说过过分的话,对朝夕相处的初中同学恶语相向,甚至自视甚高,把自己与高中同学隔绝。毕业多年后,和他们几乎没有联系。直到最近,我才重新打开心扉,更新了沉寂多年的朋友圈,这引来了不少老同学的惊讶,可能在他们眼中,我是那个久未露面的“怪家伙”。
联系脆弱,如果不去维持就会彻底失去,而坚韧的联系,即使很久没有联络也能重新恢复。这几天和老同学聊天,让我感受到久违的愉悦。今后,我会更加重视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让这些珍贵的联系从我生活中流失。
灵魂伴侣在哪里?
有多久没约会了?已经记不清了。这三年里,我尝试了许多约会APP,Tinder、Pairs、With等都试过了,但收效甚微。我甚至投稿了“拯救大龄二次元”,想着即使脱团不成,至少能当个乐子,结果反响也不大。
说实话,我有些被拒绝的焦虑。起初,我很用心去完善个人资料,想让自己看起来更立体。但无论是约会APP还是相亲平台,都无法展示我内在的特质,而浅层的信息(年龄、外貌、经济状况)又很难打动我的理想型,这让我感到无力。
于是我换了赛道,开始尝试Cosplay摄影,希望通过这一兴趣增加接触异性的机会。投入了一些时间和金钱后,我却发现,Cosplay圈子里能成功脱单的少之又少,自己一开始的动机也并不纯粹。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冷静下来,回收了大部分精力,尽管如此,问题依旧没有解决,未来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如今,33岁的我对女性的态度更加成熟,懂得如何得体地与女性相处,也知道如何倾听并给予同理心,而非爹味或高高在上的态度。然而,那种无力感和焦虑依然存在。我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对象,但也担心自己配不上对方。即使幸运地两情相悦了,我即将回国的计划又是否会打破这来之不易的关系?
认清现实的同时从日常中发现美好
在生日前一个月,我写了一篇和高中时的自己对话的文章。回顾过去,虽然这三年我没有暴富或迎娶白富美,但我获得了远程工作和独居生活的自由,把自己的小家打造成了一个舒适的温馨小窝。我用自己辛苦赚来的钱买了强大的显卡、无反相机和拍摄镜头,也读了许多书,不断为未来投资。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感到满足。
不甘心当然是有的。从小到大,周围的人都对我说“你这么厉害,将来一定会怎么怎么样”,然而,长大后才发现,世界的规则并非如此。一帆风顺的人毕竟少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会因此颓废。珍惜当下的美好,时不时回顾自己的目标,鞭策自己继续向上,我觉得这是一种既务实又积极的态度。
渐渐知道世界是怎么运作的
许多了解我的老同学都知道,过去的我是一个道德标准极高、经常发表“锐评”的人。这几年,随着工作和社会经验的积累,我学会了收敛。虽然这可能是一种妥协,但我并不完全认同这样的状态。
如今,“草台班子”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对这个世界的共识。我们看到一系列公共事件背后令人失望的真相,草台班子几乎成了常态。人们为了生存,在得过且过中保持“场面的和谐”。甚至就像日本超员运载的电车一样,每个人都尽力缩小自己,以免撞到别人,也不希望被别人撞到。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也学会了在社会中游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有时为了安全和和谐不得不说一些违心的话。可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草台班子靠的是大家都在维持它的稳定,但总有人会自私地破坏它。因此,轰然倒塌的风险始终存在。
每个时代都会有这样的人,而我认为,草台如果要继续运作,至少要对这些人形成一定的威慑。至于我自己,也该学会在现实中不苛求完美,有余力时做出改变,没余力时则求个平安。世界也许早已草台,但只要不崩溃,就算好了。我似乎也越来越倾向于维护秩序,而非混乱。
责任
站在33岁的节点上,我意识到自己不仅要为个人奋斗,还要承担来自社会、家庭、朋友和内心的多重责任。首先,社会对我的期望是自立
并为经济做出贡献。作为技术技能具备的成年人,社会希望我能利用我的能力创造价值,同时遵守规则并适应国内环境。经济独立和职业贡献,是我作为社会一员的基本责任。
其次,家庭的期待同样不容忽视。我希望保持独立生活,但赡养父母的责任依然存在,尤其在他们老去的过程中,我需要在情感和经济上支持他们。至于婚姻成家,虽然我目前没有明确计划,但未来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份隐形的文化压力。
朋友的支持对我十分重要,我也有责任在情感和生活上给予回馈。回国后,我必须确保这些关系的稳定,继续互动。职场上,我肩负责任,无论在哪个领域,我都必须为团队和同事的进展贡献力量。同时,我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积累经验,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以后再做选择的结果的重复
曾经,我以为33岁的自己会更聪明、更成熟,能够轻松应对各种挑战。比如,当被问到“找到女朋友了吗?”时,我总会笑着回答:“以后再说,先忙工作或学习。”当被问到“结婚了吗?”时,我也总以“还没遇到合适的人”一笑置之。总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自然解决。
然而,33岁真的来了,婚姻、家庭、孩子等问题再也无法轻描淡写地搁置,它们已成了当下必须面对的“待办事项”。这些问题积压在心头,忽然让我意识到,过去的“以后再说”根本没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让我站在这个关口感到巨大的压力和困惑。
为什么这些选择如今变得如此紧迫?曾经我以为时间会让我变得更加成熟和有能力,然而事实证明,许多问题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动消失。生活充满了意外和未知,成长并不意味着轻松应对一切,而是学会在不确定中前行。
人死最大的后悔就是没有做完想做的事
自青少年时期开始,存在主义危机便始终伴随着我。我总在思考死亡,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惧,担心自己忙碌一生,却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哪怕一丝痕迹。如今,这种恐惧虽已缓和,但它的阴影仍在提醒我,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然而,我决定不再被这种恐惧束缚。我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世界是否为我停留片刻,而在于我如何选择去度过它。我决心不再顺从世间的价值和期待,而是全心投入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去创造,去实现自我。即便需要花费一生去完成,我也无怨无悔。如果有幸在有生之年见证自己的作品问世,那将是我的荣耀;即便无法亲眼见证,我依然无悔,因为在创造的过程中,我已经赋予了生命独特的意义。
正如“不要驯顺地步入那个良夜”所警示的,我不会轻易屈服于虚无与终点。我选择以创造作为对抗虚无的武器,用每一段努力与坚持去证明我的存在。我不会让自己的一生碌碌无为,而是在每一次创造中闪耀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Don’t go gentle in 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展望将来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来
在2019年底新冠病毒袭来之前,封闭、互相猜忌、阴谋横行的世界似乎只存在于艺术作品和电子游戏中。然而,这场疫情揭露了许多国家背后的残酷现实,连自己的人民都敢拿来当实验对象,真是应了《全境封锁》中的预言。在当前的地缘对抗中,一些国家手中可打的牌越来越少,而未来他们还会采取何种极端手段让人不禁感到细思极恐。
如果说疫情只是揭露了桌下的阴谋,那么战争的阴影则从未远去。全局冷战、局部热战,这是我们从学校教科书中学到的常识,然而如今的世界几乎已超出了这一常识的范畴。从逐渐沦为绞肉机的俄乌冲突,到以色列复国主义者引发的中东新一轮战火,人性和道德似乎都已被抛弃。我们幸运地生在一个强大的祖国,得以免于外敌侵扰,但顿巴斯和加沙的人民却并没有这样的幸运。然而,历史的规律表明,纳粹终将失败,人类终将胜利。只愿和平早日回归人间。
科技方面,过去三年间的进步远超我们的想象。在计算机、能源、生物医疗、太空探索等领域,我们见证了许多重大突破。AI、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的出现,将人类科技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未知领域,这同时也带来了对电力和专业人力资源更大的需求。然而,尽管科技日新月异,它并没有如愿使大多数人生活变得更好,反而进一步边缘化了底层劳动者。
在效率至上的算法驱动下,资本为了逐利不惜压榨那些已经疲于奔命的底层人民。物流、外卖、客运等行业的从业者,无论工作是否更加忙碌,收入却毫无疑问地在下降。同时,越来越多的新竞争者在弹性就业的背景下加入了这场激烈的生存竞争。资本积累了财富和知识,却一再逃避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赛博朋克2077》不再是遥远的未来,它已经加速向我们逼近,成为了当下的真实写照。
未来确定离开日本
我越来越感到,日本当前在国际局势上的误判,以及在一些地缘政治议题上不负责任的挑衅,最终会把自己推向危险的境地。尤其是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的大背景下,日本采取的某些立场让它更加暴露在冲突的前沿。这是我决定不在这里继续投资的主要原因。持有固定资产,特别是在一个有着潜在政治和军事风险的国家,已经变得太过冒险。尽管在经济上日本可能仍有吸引力,但这种不稳定的局势让我意识到,长期居住或投资在这里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对我来说,回国不仅能够消解这种地缘政治上的不安,更符合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历史立场。日本正在走上一条越来越危险的道路,我选择不让自己卷入其中。这不仅是对自身安全的考量,也是我对未来发展的理性判断。
接下来,我已经明确了自己将全力以赴的方向。首先,我会逐步处理好在日本的事务,确保离开前的安排井然有序,同时保持经济上的稳定过渡。在回国后,找到一个既能为我提供收入来源,又允许我继续追求个人目标的工作,将是我的首要任务。无论是在IT行业继续发展,还是通过参与孵化项目或寻找独立游戏工作室,我的目标是为自己的游戏开发梦想积累经验、资源和人脉。
同时,我会积极寻求志同道合的伙伴,搭建自己的团队,开始为未来的游戏开发铺路。尽管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我不会急于追求短期的成功,而是会以长远的眼光规划,逐步实现我的梦想——无论需要多少时间,我都会坚定前行,直到发布我理想中的游戏。
写在最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__明代,钱福《明日歌》
时不我待,Make more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