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三十四的关隘上,一些疑问(下)

书接上回 这篇日记是三十四岁的关隘上,为了在离开日本之前回答自己一个非常关键的自问三连,即—— 而在前面两篇中,我已经回顾过了自己当初来日本的目的,也清点了自己的收获。 接下来,是时候来完成最后一笔,一一回答这三个问题。已经到了最后一站,还请各位不嫌弃,听到最后。 我的遗憾是什么…[READ MORE]

写在三十四的关隘上,一些疑问(中)

书接上回 上回说到,我站在三十四岁的转折点上,对自己的初心与现实做了一次清算。 那是一篇关于“为什么来”的文章,是关于理想与现实如何并行、如何拉扯,最终如何在某一刻发生断裂的回顾。 写到这里,已经回答了“为什么来,又为什么走”。 可仅仅解释“过去”,并不足够。三十四岁的我,还必须…[READ MORE]

写在三十四的关隘上,一些疑问(上)

三十三岁的生日,我写到自己会离开日本。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我需要在离开之前回答。 这个回答不是为了回应别人。而是回应我自己的内心。 就是——我真的达成了当初来日本的目的吗?我真的在日本取到了自己的所需吗?我真的可以放心离去,不留遗憾吗? 所以我必须在这即将离开日本的三十四,回答…[READ MORE]

语义陷阱与战术传播:JICA“非洲家乡”项目的传播机制与中国的战略镜鉴

※本文由生成式AI辅助写作,作者仅进行了简易的事实筛查,不保证100%正确,仅供参考。请勿作为权威信源使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到贵司的著作权请联络本人本人定在规定时间内妥善处理。 误读引爆舆论:“非洲家乡”事件回顾 2025年8月,在横滨举行的第九届非洲开发会议(TICAD9…[READ MORE]

2025.8.30 在这个城市,再当一回游客

前因后果 萌老师决定来我这里玩。我不知道她抱着怎样的心情来的,但我决定不去追究。 我的宗旨就是,朋友来玩,那就始终尽到地主之谊,让客人笑着来,笑着回去。 抱着这样的想法,这一天来到了。 长江长江,这里是HQ,帮紧你帮紧你 很惭愧,本来应该去机场接萌老师的,我为了自己能多睡会儿,就…[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