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 关于那篇《忆儿时伙伴》 (SFX:电台开场 JINGLE,铃鼓敲三下,老旧卡带被按下的“咔哒”一声,远处蝉鸣混着东京环线列车进站提示音) 【主持人】各位听众朋友晚上好,这里是——「回调之夜·Unhandled 频道」。我是你们的驻站疯批主持人——林淦·StackOverflow 小王子。今天这期,评论区…[READ MORE] Categories 文学 Comments: 0
2025年8月24日 怎么会有这么漂亮的妞儿?——8月24日,忆儿时玩伴 2025年夏,8月22日,我走在上班路上。连日的酷暑把柏油路的柏油烤得发臭,跟下水道盖子涌上来的臭味夹杂在一起,被高温扭曲的景象跟这交汇起来,很难描述是一副怎样的恶心情景。但这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早上。裤兜里传来了手机的震动声,不用猜都知道,是雅虎天气的高温警报,东京已经连续几个礼…[READ MORE] Categories 文学 Comments: 0
2025年8月4日 闭环将至:我们是否正在失去创作自由? ※本文由生成式AI辅助写作,作者仅进行了简易的事实筛查,不保证100%正确,仅供参考。请勿作为权威信源使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到贵司的著作权请联络本人本人定在规定时间内妥善处理。 引子:从下架事件看结构性控制的现实 2025年7月,一场席卷游戏业界的“下架风波”引爆了创作者和…[READ MORE] Categories 时评 Comments: 0
2025年7月31日 仇老仇幼叙事如何撕裂共识:短视频平台上的认知战样本 引子:我必须护犊子——在互害时代守住底线 短视频刷到一半,屏幕里出现一个孩子,却迎来成千上万陌生网友的辱骂围攻,这样的场景并不鲜见。在这个人人自危、互相伤害的互联网时代(所谓“互害时代”),守住道德底线显得尤为重要。而守住底线的一条准则,便是对最无辜脆弱的群体保持善意——也就是常…[READ MORE] Categories 时评 Comments: 0
2025年7月30日 硝烟散尽之后:柴米油盐与泰柬和平重建 ※本文由生成式AI辅助写作,作者仅进行了简易的事实筛查,不保证100%正确,仅供参考。请勿作为权威信源使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到贵司的著作权请联络本人本人定在规定时间内妥善处理。 导言 2025年7月下旬,泰国与柬埔寨边境爆发的武装冲突令东南亚局势骤紧。在不到一周的交火中,双…[READ MORE] Categories 时评 Comments: 0
2025年7月30日 泰柬边境冲突的深层根源与调停困境 ※本文由生成式AI辅助写作,作者仅进行了简易的事实筛查,不保证100%正确,仅供参考。请勿作为权威信源使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到贵司的著作权请联络本人本人定在规定时间内妥善处理。 冲突背景与最新动态 近来,泰国和柬埔寨之间爆发了十多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边境冲突,引发了地区和国际社…[READ MORE] Categories 时评 Comments: 0
2025年7月20日 情绪驱动型图文“深伪”传播机制初探——以某地食品企业“水源风险截图”为例 案例回顾与截图内容还原 7月中旬,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发生一起自来水异味事件,引发当地居民关注。然而,在事件发酵过程中,一张“水源风险”网传截图突然出现,称余杭区良渚街道、仁和街道辖区内多家食品企业生产用水受到污染影响dutenews.com。该截图采用表格形式,列出了企业名称、所在…[READ MORE] Categories 时评 Comments: 0
2025年7月14日 跨语境表达体与舆论共识扰动机制研究:以“海雯娜现象”为例 引言 当今全球媒介环境下,跨文化背景的个体通过社交平台参与中国舆论成为一种新兴现象。德国籍网红海雯娜(Navina Heyden)便是一个典型案例:她以外国身份积极“讲好中国故事”,在中西媒体上发声,却在中国国内舆论场引发复杂反响。作为一个跨语境表达体,海雯娜横跨中西语境进行信息…[READ MORE] Categories 时评 Comments: 0
2025年7月13日 📣 公告|“东瀛浪人社”更名为“海客闲话” ⚠️这是一次正式通知。也是一次人格再部署。站点名称“东瀛浪人社”自本文发布起,正式更名为: 海客闲话 ——“我不是谁的代表,我只是从海上回来,说两句。” 嘿!家人们!还记得“东瀛浪人社”这个看起来像民国文人社团、实则每天在云端打螺丝并在网络深处开地图炮的奇葩小站吗?就是那个时而在…[READ MORE] Categories 技术 Comments: 2
2025年7月12日 认知转型与话语重构:新世代对台统战工作的心理路径设计 引言 在新时代对台统战工作中,如何实现话语方式的更新以争取台湾青年认同,是一项迫切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传统的“战狼”式强硬话语在面对台湾年轻世代时日益暴露出局限,不仅难以赢得共鸣,反而可能引发反感和抵触。相反,一种以克制、包容、情感承接为基础的新式“认同陪伴型”话语正在崭露头角。所…[READ MORE] Categories 时评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