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秋回国游记(三)
因为看过《肆式青春》里面叫兽易小星提到他小时候吃的一种米粉叫做三鲜米粉,我看了看感觉差不多就点了这个来吃。好吃!早餐在这里吃过之后我们坐地铁去了橘子洲。因为有提前做功课在微信小程序上买好了观光小火车的票,一路上很顺利。坐着小火车唱着歌就到了目的地——青年毛泽东雕像附近。
其实这里有个插曲。我忘记哪里是终点站,结果在终点站的前一站从小火车上下来了。我们三人只好步行前往青年毛泽东雕像。路上我们漫步在公园绿道上,两边的林地草地上三三两两的喜鹊斑鸠在觅食,好不惬意的样子。我和父亲顿时进入老法师模式,纷纷拿出相机咔嚓咔嚓拍了起来。
来到了橘子洲,既然是橘子洲,那肯定到处都是橘子树了。有柚子,也有橘子。
然后就是跟着游客的大潮走啊走走啊走。好多人啊~~~
走累了刚好有个小卖部在卖文创雪糕。买了一支来吃。好吃!本来想吃橘子味的,卖完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吃了支香草味的。
走了很久,走到父亲热到不行,去纪念品商店买了把纸扇来扇风纳凉。从此一路走来扇不离手。好在从纪念品商店出来马上就到了橘子洲头最有名的景点——青年毛泽东雕像。非常逼真!简直就像看到跟自己年纪相仿的毛泽东同志!
我和姐姐也不能免俗,在这里拍下了颇为有纪念意义的合照。
中午还是在昨晚吃饭的笨罗卜吃的,午饭后,父亲说累了于是先行回酒店休息。我则和姐姐前往隆平水稻博物馆。中途由于腹痛难耐,我们在花桥下车。花桥地铁站的卫生间让人惊喜,干净,而且因为不是繁忙的车站很顺利就找到了空的隔间。花桥,我欠你的。
之后就是来到了隆平水稻博物馆
我们首先去了解了水稻种植的历史。首先一进来就能看到后稷的石刻。是中国上古时代的农业先驱之一,相传他是黄帝的后裔,因擅长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被奉为谷神。后稷教导百姓耕种,在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据《史记》和《书经》记载,他曾在尧舜时期担任农官,帮助百姓发展农业,被后世尊崇为“农师”或“农业的始祖”。
然后也看了水稻是怎样被发现的,以及在水稻种植之前我们种什么来吃。我可太喜欢这个环节了。说明种田还在我基因里面。
逛博物馆总是让人兴奋。我喜欢徜徉在这些古物之间,让思绪在远古的生活场景中飘荡。
传承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因为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断代了。好在我们没有。我们都有好好地保留。
而传承是很有意义的,它能在你迷茫与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时,给你指明方向。
通过这个展览,看到了农耕文化的历史变迁,非常有意义。
我种大米!(大米!)超级!(无敌!)好吃!(美味!)谁反对?(都赞成!)(#`O′)喂!不要把大米量器搞得像牛郎店喊麦一样低俗啊笨蛋!
更加惊喜的是还看到了风车。这种风车已经构成了我和姐姐儿时记忆的一部分。我们记得,小时候暑假农忙时期,有时候回到乡下外婆家或奶奶家,会有机会亲手上手操作这台憨厚的老伙计。
再有一个,80后90后可能都认识,00后可能就有点不认识的东西了。爆米花用的炉子~
之后我们看了袁隆平爷爷的专题展。
袁老,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身边人了。从我们小学开始就从课本上知道了他。甚至我出来干活时,他仍然奋斗在农业科技的第一线。他就是这样一个伟大无私奉献一生的凡人。
他这一生,朴实无华却硕果累累
他的一生,不光为了中国人民不再挨饿,也为了世界人民不再受饥饿困扰。
他说,他做了个梦,稻禾长得树一样高,我们在禾下乘凉。
袁老,我们吃饱了。但世界还有受饥饿之苦的人民,我们会接过您的衣钵,将喂饱全世界的使命贯彻下去。
出来之后,天色突变,开始下雨。我和姐姐拔腿就跑,终于赶在淋湿之前躲进了地铁。可惜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从地铁出来走到酒店的路上还是湿了裤脚和鞋。
晚饭我们去吃了铁板烧。这种形式的餐厅对于我们还是很新鲜的。服务员在翻炒的同时,我们趁热夹铁板上的菜肴来吃,热辣滚烫,十分美味。虽然去的路上我们被堵车耽误了1小时,但吃到美食之后这点烦恼也抛到了脑后。
然后就是打车前往那个打卡圣地超级文和友。过桥的时候看到湘江两边这高楼的霓虹,不禁抬起手机咔嚓了一张。就是下面的这张。
到了文和友,我本意味父亲会觉得很怀念。反倒是我自己,一种熟悉的亲切的感觉扑面而来。对父亲而言,这是他的青年时代,对我和姐姐则是童年。我们仿佛在这里来了一场时间旅行。人超多,通道又很狭隘,到处都是火灾隐患。想想其实有点后怕的地方。
这之后出来就是沿着解放西步行回到酒店了。
Day2 Fin.
未完待续